行进中国丨遇见“城市开关”

7月21日晚,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复兴路车水马龙。一辆工程车停靠在路边,身着反光背心的路灯维修工人老李打开配电柜,将跳闸的空气开关复位,路灯即刻恢复照明。
“半小时前,管理平台监测到复兴路00004配电柜触发紧急告警,初步判断为配电柜空开跳闸或线路故障。”老李接到抢修工单后便来到现场处理。从平台告警到恢复照明,全程仅耗时34分钟。
老李口中的管理平台,位于400多公里外的江西省南昌市高新区。近日,记者走进该区的中节能晶和科技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晶和科技”)一楼展厅,映入眼帘的是一块智慧大屏,上面实时跳动着全国55万余盏路灯的运行数据。
平台监管员正在监测数据。人民网记者 时雨摄
“这是公司自主研发的城市智慧照明管理平台。”晶和科技总经理陈昕介绍,“你看,小至单盏灯具状态,大到整个回路、整片区域,电箱的分布和运营状态等,都一目了然。”
“不仅如此,坐在电脑前,我们可以远程监控全国范围内接入平台的任意一盏路灯!”随着平台监管人员轻点鼠标,不管是本地,还是外地的路灯,都可以进行开关与亮度的调节。
1个按键操控55万盏灯,是如何做到的?
“高效管控的背后,首先在于平台的兼容性优势,这个技术目前在行业内属于领先水平。”晶和科技总工程师王鹏道出关键,市面上大多数照明管理平台是一对一管理,即一个系统只能管理一个灯控品牌的灯具,但是,我们的平台几乎可以兼容所有主流灯控品牌,意味着可以接入更多的灯具。
得益于平台的兼容性,城市管理中多品牌、多系统路灯的管控难题迎刃而解。目前,晶和科技城市智慧照明管理平台已经在北京大兴、宁夏银川、安徽合肥等20多个城市部署应用。
平台上,绿色表示正常亮灯。晶和科技供图
这时,平台显示江苏省淮安市某路段的路灯正持续闪烁红灯,并提示整个路段线路出现故障,平台监管员张志雄随即将平台采集的数据同步给前方工作人员。
“这就是平台的告警功能,可‘聪明’了!”张志雄告诉记者,传统的告警仅依靠前端设备提示,精准率为20%。然而,“聪明”的告警结合了前端和云端的数据分析比对,精准率提高到了90%。
“我们只要去了现场都能发现问题,不会出现以前经常跑空的情况了,运维人效提升60%以上。”运维人员纷纷点赞平台的告警功能。
运维人员正在对故障路灯进行维修。晶和科技供图
记者注意到,系统告警后,平台还会进行督办,只有亮灯恢复正常,告警才会解除。
更令人惊喜的是,基于技术的不断研发,晶和科技还将远程调光玩出了“新花样”。
“平台不仅会根据日出日落、城市天气自动调整开关灯时间,还会对车流量大的主干道、车流量少的支干道采取不同的策略进行管控。”王鹏说,鼠标一点,一秒便完成了调光,就像给城市装一个“开关”一样。
夜幕降临,在北京大兴区一主干道上,路灯格外明亮。晶和科技供图
“细心的市民会发现,晚上6点到11点,这一时段人流量车流量比较大,路灯亮度一般较高,到了晚上12点以后,路灯的亮度将会自动下调。”王鹏举例道。
按需调光可实现更大程度的节能。数据显示,该平台运营的项目年平均节能率超过60%,节电量约两亿度,减少碳排放量约20万吨。
晶和科技原是一家卖灯具的公司,但随着成本上涨、市场竞争激烈,单一的灯具销售给企业经营带来较大压力,面对挑战,晶和科技主动突围,2015年开始,公司由产品制造商向专业节能照明运营企业转型。
“转型后,公司依托城市智慧照明管理平台,已经成长为全国最大的照明领域合同能源管理运营服务商了,合同能源管理运营取得的利润占企业全部营收的60%。”陈昕说道。
晶和科技的蜕变,并非一家之变,而是江西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一个切面。
近年来,江西省引导制造业企业增强数字化转型的主动性、紧迫感,在“早转”中赢得先机、抢占市场。出台《关于支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若干措施》,拿出“真金白银”支持各地企业推进数字化改造,并在全国率先发布《制造业企业数字化发展水平评价指南》地方标准,有力推动传统制造业不断向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发展。
夜幕降临,华灯初上。从一盏盏智慧路灯的明亮光影中,不仅看到了“城市开关”的落地应用,更望见了地方产业在新赛道上加速奔跑的信心与底气。
(刘红、吴跃军、帅筠、罗娜、时雨、孔文进、龙楚良)
点击进入专题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
- 评论
- 关注